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西电90周年校庆bevictor伟德学术论坛】第五期

时间:2021-11-27 09:46

(通讯员  石文超)以“开阔研究思路,激发科研热情”为初衷,旨在为bevictor伟德师生提供一个了解学术前沿、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1126日,bevictor伟德在信远楼I410教室成功举办了校庆系列学术论坛第五期系列讲座,此次报告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程建功研究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侯旭教授、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李铁风教授做线上报告,公司青年教师崔暖洋副教授做线下报告。此次论坛由bevictor伟德副经理杨丽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和研究生90余人在现场参加,报告同步在线上直播。经统计,本期活动吸引1.2万余人在科研云-B站、科研云-斗鱼等数个直播平台在线参与,进一步提高了西电bevictor伟德整体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一场报告《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荧光效应的‘光子鼻’研究》由程建功研究员带来,他提到基于荧光的传感检测手段发展迅速,通过对有机半导体材料发射荧光的波长与强度信息的测定可以实现对环境气氛的感知。报告中,程建功研究员针对不同结构种类炸药的气相检测,系统介绍了系列有机半导体荧光敏感材料在危险化学品检测领域的应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程建功研究员已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持式痕量炸药探测仪,应用于上海世博会、“9.3”阅兵式等重大活动,并作为“十二五”期间纳米领域代表性成果之一参与展览。报告结束后,公司智能传感交叉前沿研究中心负责人吴巍炜副教授与程建功研究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侯旭教授的《仿生多尺度孔道的研究》报告以仿生复合孔道材料为主题,他强调仿生材料学在设计合成具备特定功能的新材料的意义和前景,以多尺度系统地研究微/纳尺度孔道和门控液体化学组成对输运流体和门控性能的影响,将推动仿生孔道在智能薄膜、多相分离、海水淡化领域的实际应用。侯旭教授的报告视频与图文结合,生动精彩。

公司崔暖洋副教授分享了题目为《摩擦电荷的输运行为及其影响》的报告,他提出快速提升摩擦层中的累积电荷量可以有效改善发电机的输出性能,并重点介绍了通过调控摩擦层的复合结构提升摩擦发电机的总体输出性能的方法。崔暖洋的报告从发电机的机理方面给出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摩擦发电机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李铁风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软体智能材料与机器人系统的交叉力学研究》,报告中,他向大家介绍了软物质的概念与软体机器人的产生背景,结合团队项目讲解了“人工肌肉”驱动原理与控制策略,分析了深海极端环境下新型材料的设计合成,为深海机器人的设计思路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李铁风教授依据“深海狮子鱼”仿生启发提出系统压力自适应构造原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并作为封面论文刊登。报告结束后,线上线下的听众均表示李铁风教授的报告令人大开眼界,研究成果做到了“将论文写进祖国的深海里”。

最后,杨丽教授对本期论坛进行了总结。她提到,本期论坛邀请到的专家均是在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基础的材料结构设计,还是真正落到实地的应用,四位专家都做出了独树一帜的成就。希望在座的师生可以受到他们身上科研热情的感染,对科技创新更有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中国创新科研力量的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

报告人简介

程建功,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于1990年、1997年、2000年先后在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7月加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持式痕量炸药探测仪,并应用于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9.3”阅兵式、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和公安、武警等重要部门,在保障社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侯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仿生多尺度孔道课题组组长、闽江科学传播学者(首批)等。一直从事仿生微/纳尺度多孔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出版了两本国际学术著作,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著名学术期刊如ScienceNature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国家科学评论、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2018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十三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9年,获得中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优秀青年学者奖等;2020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和国际水协会-首创“水星奖”科学创新类-金奖等。侯旭教授所引领的“液体门控技术”的原创研究,与“人工智能、纳米传感器、快速诊断测试、核糖核酸疫苗等”被 IUPAC 评为2020年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CCTV《人物-故事》及《百家讲坛》栏目。现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副主编、《应用化学》第十届编委会青年编委、Cell 旗下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杂志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李铁风,国家杰青,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骨干成员,发表Nature主刊封面文章、Science Advances文章等学术论文60余篇。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科技创新35人(MIT TR35-China)等荣誉。

崔暖洋,博士,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本科专业为物理学;2006年至2009年就职于中芯国际刻蚀部;2009年至2015年就读兰州大学,研究生专业为材料物理与化学。2015年起,在伟德bv1946官网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从事压电纳米发电机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工作。结合理论模拟与实验验证,研究摩擦过程中的电荷转移行为,并以此为依据研究提升摩擦层对摩擦电荷的承载量,优化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目前已在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NanoNano Letters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